中考物理重点考向

考向一  经纬网定位及经纬度的判断方法

1.一般经纬网的判读

(1)有0°经线和0°纬线的,在图中将其度数增大的方向标出来,经度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纬度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反之为南纬。

中考物理重点考向 中考物理重点考向

 

(2)无0°经线和0°纬线的,对于经度来说由左向右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对于纬度来说由下向上逐渐增大的是北纬,反之为南纬。

(3)0°经线左为西经,右为东经;180°经线左为东经,右为西经。

2.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的判读

(1)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判定为北极,找到0°经线,以0°经线为界按逆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因是北极,纬度就是北纬(如下左图)。

(2)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判定为南极,找到0°经线,以0°经线为界按顺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因是南极,纬度就是南纬(如下右图)。

中考物理重点考向

 

1.读下面两幅经纬网示意图,a点在b点的

中考物理重点考向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答案】A

【解析】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由图可知,图中a点坐标为(30°S,90°W),b点坐标为(55°N,140°E),由于两点经度和大于180°,所以东经度位置偏西,西经度位置偏东,所以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向,A对,BCD错。故选A。

 

考向二  东西半球的划分及判断方法

1.图示法

中考物理重点考向中考物理重点考向

2.数值法

“小小为东,大大为西,不大不小看WE。”意思是:某点的经度小于20°,不管东经还是西经,这点一定位于东半球;某点的经度大于160°,不管东经还是西经,这点一定位于西半球;某点的经度在20°~160°之间的,是东经度(E)就在东半球,是西经度(W)就在西半球。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图回答。

中考物理重点考向

图中数字所示的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在经纬网地图中,向北增大的为北纬(N),向南增大的为南纬(S);向东增大为东经(E),向西增大的为西经(W)。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②③是位于北半球;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①④是位于南半球。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直到160°E,①③④是位于东半球;西半球的是20°W向西直到160°E,②是位于西半球。故③符合题意。

(0)
上一篇 2022年1月26日 下午10:57
下一篇 2022年1月26日 下午11:13

相关文章

  • 中考物理考点闯关

                                        考点闯关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优化实验方案可以减少误差 B.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C.采用科学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D.多次测量不能减小误差 2.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下列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3.正在考试的你,对周围环境进行了估测…

    2022年1月26日
  • 中考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重点考向一:长度单位及估算

    典例引领   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2 mm的细颗粒物 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40 km/h 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约为4.5 s 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 dm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A.“PM2.5”指大气中直径等于…

    中考物理考点复习 2022年2月25日
  •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体验中考01

    体验中考17~24   17.(2019·广东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 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 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4 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 m/s D.3 s时甲在乙的前方 18.(2019·云南)如图所示,小敏和同学们正在水平环形跑道上进…

    2022年3月10日
  • 中考物理-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考向二:控制噪声

    典例引领   (2019·天津中考模拟)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下列不能减弱噪声的措施是 A.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D.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A、市内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可以减少大…

    2022年3月21日
  • 中考物理考点0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1)

    考点解读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产生的条件 (1)声音产生的条件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放大法”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许多发声体振动不明显,不易观察或找到,必须借助轻小的物体将这样的发声体的振动进行“放大”,才容易找到声源。如图所示,小纸片在播音的扬声器中或者发声的鼓面上振动。 &nb…

    2022年3月15日
  • 中考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重点考向四:误差与错误

    考向四:误差与错误   典例引领 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制的刻度尺因受潮而膨胀,在用受潮后的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会 A.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大 B.测量值将是错误的 C.测量值的误差小,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小 D.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小     【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受潮而膨胀后的木制的刻…

    中考物理考点复习 2022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