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考点考题练习-考点02 地球的运动

考点02 地球的运动

 

1.将图示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先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中考地理考点考题练习-考点02 地球的运动

A.甲 B.乙 C.丙 D.丁

2.北京球迷王明昨天凌晨起床,收看在俄罗斯下午的一场足球比赛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人们很难直接看到它的全貌。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请依题意,完成3—4题。

中考地理考点考题练习-考点02 地球的运动

3.我们演示地球公转运动时,正确的程序是

①运用右手调整地轴方向,使地球仪地轴指北

②左手托起地球仪,使其保持平稳

③围绕假想太阳做逆时针匀速运动(确保地轴总指向北方)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③②

4.能够说明地球自转的地理现象是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C.一年中四季变化 D.一年中昼夜长短的不同

端午节在每年阴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年的端午节是阳历6月7日,读图完成5—7题。

中考地理考点考题练习-考点02 地球的运动

5.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分别是

A.自东向西、一天 B.自西向东、一天

C.自东向西、一年 D.自西向东、一年

6.今年端午节时地球应处于公转示意图中的

A.a段 B.b段 C.c段 D.d段

7.端午节时,图中四点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A.丙—乙—丁—甲 B.甲—乙—丙—丁

C.乙—丁—丙—甲 D.甲—丁—丙—乙

福建的小霞注意观察生活,她发现,一年内不同时间,正午太阳照到屋内的面积不断变化。以下是她绘制的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示意图。读下图,回答8—10题。

中考地理考点考题练习-考点02 地球的运动

8.小霞观测到光线①时,正值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9.当光线由②向③变化时,太阳直射的移动方向和福建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A.向南移动,昼变长 B.向北移动,昼变长

C.向北移动,昼变短 D.向南移动,昼变短

10.太阳光线如③所示时,我国以下地点,屋内光照面积最大的是

A.福州 B.上海 C.济南 D.北京

11.我国北方地区黑夜比白昼长,且黑夜一天比一天短的时期是

A.春分日→夏至日 B.夏至日→秋分日

C.秋分日→冬至日 D.冬至日→春分日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6年“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读“二十四节气图”,完成12—13题。

中考地理考点考题练习-考点02 地球的运动

12.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的形状 D.地球的大小

13.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B.夏至日,临沂某学校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最短

C.立夏之后,临沂才开始变得昼长夜短

D.冬至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读五带的划分示意图,完成14—15题。

中考地理考点考题练习-考点02 地球的运动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地位于北寒带 B.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C.c地四季分明 D.d地终年炎热

15.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是

A.北回归线 B.北极圈 C.南极圈 D.赤道

 

 

参考答案

【答案】1.D

【解析】1.已知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丁点位于图中最东边,如地球进行自转,故丁点最先消失;结合题意。故选D。

【答案】2.A

【解析】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太阳东升西落与产生时差,因此导致北京和俄罗斯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地球自转,故答案选择A。

【答案】3.B  4.A

【解析】3.当我们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运动时,通常是先左手托起地球仪,使其保持平稳;再用右手调整地轴方向,使地球仪地轴指北;最后围绕假想的太阳做逆时针匀速运动,公转时要保持地球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故选B。

4.以上四个地理现象中,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导致的,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不同是由地球

公转导致的,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是地球重力作用导致的,故选A。

【答案】5.B  6.C  7.B

【解析】5.结合所学可知,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进行转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故选B。

6.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进行旋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结合题中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今年的端午节是阳历6月7日,该日地球应处于公转示意图中的c段,故选C。

7.今年端午节是阳历6月7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则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因此端午节时,图中四点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甲—乙—丙—丁,故选B。

【答案】8.B  9.D  10.D

【解析】8.从图可见,当正午太阳高度大时如①,正午太阳照到屋内影子最大,福建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时,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来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①是夏至,春分日和秋分日时,除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外,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②是春、秋分,冬至日时,北半球的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时,北半球的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③是冬至的正午太阳光线,故选B。

9.读图可知:当光线由②向③变化时,该地(福建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物体影子越来越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福建省的白昼变短,故选D。

10.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的移动着,太阳高度角越小,屋内的阳光面积越大,即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房屋内的光照面积最大,读图可知:③是该地区屋内的光照面积最大,为冬至的正午太阳光线,冬至日时,以上四个地区中,北京的纬度位置最高,太阳高度角最小,屋内的光照面积最大,故选D。

【答案】11.D

【解析】11.地球的公转是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地球公转产生了二分二至。春分日→夏至日,昼渐长,夜渐短且昼长大于夜长;夏至日→秋分日,昼渐短,夜渐长且昼长大于夜长;秋分日→冬至日,昼渐短,夜渐长,昼长小于夜长;冬至日→春分日,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小于夜长。故D符合题意。

【答案】12.B  13.C

【解析】12.二十四节气是反应一年中四季的气候变化的,所以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故选B。

13.读二十四节气图可知,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地球直射赤道,夏至日,临沂某学校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最短,太阳高度最高,春分之后,临沂才开始变得昼长夜短,冬至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所以不正确的是C。

【答案】14.A  15.B

【解析】14.a地位于北极圈以北,位于北寒带,故A正确;b地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故B错误;c地位于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终年炎热,故C错误;d地位于南温带,四季分明,故D错误;结合题意。故选A。

15.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是北极圈(66.5°N);结合题意。故选B。

(0)
上一篇 2022年2月23日 下午4:21
下一篇 2022年2月24日 下午5:03

相关文章

  • 中考地理直通中考练习

                                          直通中考 1.(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唐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蕴含的地理知识是 ①地球的自转 ②黄河是外流河 ③地球的形状 ④地球的公转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2.(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读“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

    2022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