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一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这说明
A.环境对生物的改造
B.环境对生物的适应C.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既可以适应环境,又可以影响环境,例如:蚯蚓的体形呈长圆柱形,减少钻土时的阻力。体色与土壤相近,有保护作用。体表有黏液,有润滑作用并完成呼吸,减少钻土时的摩擦力,因此蚯蚓与土壤穴居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蚯蚓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变松,并使空气和水容易抵达植物的根部。蚯蚓挖掘的洞穴与通道有助于土壤迅速排水,蚯蚓粪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生物肥。使土壤肥沃,还能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蚯蚓粪中的蚯蚓酶还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毒、有害菌和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的物质。这表明生物(蚯蚓)能影响环境。
变式拓展
2.在自然界中,生物只有不断适应环境才能得以生存、发展。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是
A.森林能够保持水土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答案】C
【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森林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B不符合题意;
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为了适应环境,一般这种环境风的方向基本就是定向的,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符合题意;
蚯蚓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疏松,蚯蚓的粪便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