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考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

(一)明朝的统治

 

1.明朝的建立

(1)元朝末年,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3)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2.为了巩固统治,朱元璋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1)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朱元璋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2)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3)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4)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在实现大权独揽之后,朱元章以明朝祖宗的身份立下“祖制”,明确规定子子孙孙不得改变他的做法。

 

3.科举考试的变化

(1)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录取。

(2)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4.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

(1)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3)明朝的商品经济,也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0)
上一篇 2022年2月25日 下午4:19
下一篇 2022年2月25日 下午4:43

相关文章

  • 中考历史考点复习

    (一)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6日
  • 中考历史-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考向二 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文字狱的异同点

    考向二  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文字狱的异同点   1.不同点 2.相同点 目的都是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加强君主专制;实质都是封建社会的思想专制手段;都造成了消极影响。   典例引领 不属“科举制演变”这一主题的是 A.诞生于隋朝 B.唐朝时期逐渐完善 C.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D.清朝实行文字狱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2022年3月1日
  • 中考历史-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知识整合02

    (二)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奴隶制文明出现: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 (3)初步统一:大约在公元…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8日
  • 中考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三)土地改革

    (三)土地改革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1)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2日
  • 中考历史-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考向: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文化建设

    考向  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文化建设     典例引领 “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一些成就。下列成就中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三条入藏公路建成通车 B.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的“一五”…

    2022年3月17日
  •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向三

    考向三  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行全民族抗战。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2.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方针及牵制日军主力起了重要作用。 3.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全民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坚持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4.中国共产党…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