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朝的对外关系
1.郑和下西洋
(1)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2)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3)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这些物品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是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4)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戚继光抗倭
(1)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
(2)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戚继光大力整顿军队。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3)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烧毁倭船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4)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3.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2)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