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点0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 m,1 m=10 dm=100 cm=103 mm=106 μm=109 nm

(3)单位换算的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2.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2)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3)长度估测:黑板长2.5 m、课桌高0.7 m、篮球直径24 cm、指甲宽度1 cm、铅笔芯直径1 mm、新铅笔长1.75 dm、手掌宽1 dm、墨水瓶高6 cm

3.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长度的物体叠放在一起,测出叠放后的总长度L,用总长度除以叠放物体的个数n,得到单个物体的微小长度l=L/n。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等。

(2)平移法——借助于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材(如三角板、刻度尺)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从而可直接测出该长度。如测小球、硬币、圆柱形物体的直径,测量人的身高等。

(3)化曲为直法——借助于一些辅助器材(如不易拉长的细软线)把不能直接测量的曲线变为直线,再用刻度尺测量。如测量图示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小心地让细线与曲线重合,在细线上标记出起点和终点,再将细线拉直,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中考物理考点0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4)化直为曲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较长的路程(如操场跑道、某段道路等)上滚动,用滚轮的周长乘以滚动的圈数得出路程的长度。如用自行车测一段马路的长度。

4.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2)“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3)“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长度时,要从整刻度开始),有刻度的一边必须紧贴被测物体。

(4)“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5)“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二、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秒(s)、分钟(min)、小时(h)

(2)换算关系:1 h=60 min,1 min=60 s

(3)测量工具

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

现代:机械钟表、石英钟、电子表等

2.机械停表的使用

(1)量程和分度值:机械停表的外圈(大圈)以秒为单位,内圈(小圈)以分为单位,不同停表量程和分度值会不同,量程以小圈为准。如左图中量程为30 min,内圈分度值为0.5 min,外圈为0.1 s;右图中量程为15 min,内圈分度值为0.5 min,外圈为0.1 s。

 

(2)读数:内圈示数+外圈示数。左图中内圈示数不足1小格(30 s),所以只需读出外圈示数19.6 s即可;如果内圈指针在1、2小格之间,则示数为30 s+19.6 s=49.6 s。右图中外圈有两排刻度,分别为0~30 s、30~60 s,要由内圈指针位置来确定读哪一圈的示数,如果没超过半个大格,按0~30 s读数,如果超过半个大格,按30~60 s读数。右图中内圈指针超过了3和4中间的刻线,内圈读为3 min,即180 s,外圈按30~60 s读数,为38.3 s,所以停表示数为180 s+38.3 s=218.3 s。

(3)使用注意事项:检查指针是否正对零刻度,如不准,应记下其读数,并对结果作修正;实验中切勿摔碰,以免震坏;实验完毕,应让停表继续走动,使发条完全放松。

中考物理考点0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三、误差与错误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四、四值比较

名称 含义 性质
测量值 用测量仪器测量待测物理量所得到的值 不唯一
真实值 物理量的客观大小 唯一
准确值 测量时能够准确读出的物理量的大小 唯一
估读值 测量时由于仪器精度不够而估读出来的值 不唯一
(0)
上一篇 2022年2月25日 下午4:34
下一篇 2022年2月25日 下午4:43

相关文章

  • 中考物理考点06:光的折射和色散(1)

    一、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路的可逆性:…

    中考物理考点复习 2022年3月22日
  • 中考物理考点0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2)

    考点解读   二、声音的三要素 1.声音的三要素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2.音调 (1)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越快,音调就越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得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

    中考物理考点复习 2022年3月15日
  • 中考物理考点05:光的传播和反射 平面镜成像(1)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叫做光源。 分类:按其来源分为天然光源和和人造光源。 说明:判断物体是否是光源,不是看它是否发光,而是看其“本身”是否能够发光。 注意:月亮、闪亮的钻石看起来光彩夺目,但离开了阳光的照射将黯淡无光,因而不能称其为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举…

    中考物理考点复习 2022年3月21日
  • 中考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考点闯关02

    考点闯关10~18   10.图中,老师用相同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11.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

    2022年3月16日
  • 中考物理考点0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1)

    考点解读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产生的条件 (1)声音产生的条件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放大法”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许多发声体振动不明显,不易观察或找到,必须借助轻小的物体将这样的发声体的振动进行“放大”,才容易找到声源。如图所示,小纸片在播音的扬声器中或者发声的鼓面上振动。 &nb…

    2022年3月15日
  • 中考物理-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体验中考

    11.(2019·四川乐山)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B.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12.(2019·四川南充)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

    2022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