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重点考向一:长度单位及估算

  • A+

典例引领

 

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2 mm的细颗粒物

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40 km/h

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约为4.5 s

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 dm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A.“PM2.5”指大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 μm的可吸入细颗粒物,不符合实际, 故A不符合题意;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奔跑速度:v=s/t=100m/10s=10m/s=36km/h,接近40km/h,符合实际,故B符合题意;C. 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10次的时间接近10s,不符合实际,故C不符合题意;D. 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普通教室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30dm左右,不符合实际,故D不符合题意。

 

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初中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10s

B.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

C.现在用的乒乓球的直径约为60mm

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min时间正常能骑行600m

 

【答案】B

【解析】A.目前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达到10s,一般在15s左右,故选项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大拇指的宽度大约在2cm左右,一元硬币的直径略大于2cm,在2.5cm左右,故选项B符合实际;C.现在用的乒乓球直径约4cm=40mm,故选项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约5m/s,若1min时间能正常骑行600m,则速度为:v=s/t=600m/60s=10m/s,故D不符合实际。

 

 

2.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2.5 μm=2.5×10-6 m

B.2.5 μm=2.5×10-5 dm

C.2.5 μm=2.5×10-6 cm

D.2.5 μm=2.5×10-9 m

【答案】AB

【解析】根据长度单位换算关系1 um=10-6 m =10-5 dm=10-4 cm,所以2.5 μm=2.5×10-6 m,故AB选项正确。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