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生态系统-考点过关

考点过关

 

1.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最多的生物是

A.狼

B.植物

C.羊

D.老鼠

2.如图所示是草、鼠和蛇三种生物在某生态系统的数量变化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中考生物-生态系统-考点过关

A.食物链为:蛇→鼠→草

B.人过度捕食蛇,会造成鼠类减少

C.该生态系统比较稳定

D.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

A.生产者、分解者

B.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说明了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寄生

5.下列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A.金针菇

B.噬菌体

C.含羞草

D.金丝猴

6.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7.寒来暑往,春华秋实,本学期生物课的学习结束了。“生物图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普通一员”的理念必将牢牢铭刻我们心中,并践行在我们行动中。以下有关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错误的是

A.当前,在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是人为因素

B.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C.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正在影响生物圈其他生物的生存

D.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

8.如图是某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中考生物-生态系统-考点过关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该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都较少,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

(2)该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假如某一时期大量捕杀蛇,该食物链中________的数量会显著增加,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青蛙与蜘蛛之间存在________和________关系。

(3)若须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要添加的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因此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第一营养级。因此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植物。

 

2.【答案】D

【解析】草、鼠和蛇三种生物中,鼠吃草籽或草根,蛇吃鼠。根据食物链的写法,食物链为:草→鼠→蛇,而选项中写反了,A错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人过度捕食蛇,鼠的天敌大量减少,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鼠的数量短期内会增多,B错误;从图中看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不是比较稳定,C错误;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而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该生态系统由于食物链简单,生物种类较少,因此自动调节能力较差,D正确。

 

3.【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光照,水分,土壤,温度和湿度等,缺少哪种成分也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非生物部分包括光照,水分,土壤,温度和湿度等。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故选B。

 

4.【答案】B

【解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螳螂捕蝉、黄雀捕食螳螂,都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属于捕食关系。所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描写的动物之间的关系是捕食,B正确。

 

5.【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金针菇是真菌,主要靠分解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属于分解者,故A符合题意;“噬菌体”是病毒,主要寄生在细菌细胞内,属于消费者靠,故B不符合题意;含羞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故C不符合题意;金丝猴是动物,必须直接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属于消费者,故D不符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B不符合题意;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C符合题意;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在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是人为因素,故A正确;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故B正确;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正在影响生物圈其他生物的生存,故C正确;环境污染是由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入环境造成的;因此人类要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防止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化学污染;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人类有些对环境的破坏是可以修复的,故D错误。故选D。

 

8.【答案】(1)5    较弱

(2)草    鼠    竞争    捕食

(3)非生物部分    分解者

【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1)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草→鼠→蛇、草→食草昆虫→青蛙→蛇;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草→食草昆虫→食虫鸟,该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都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2)生物圈中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绿色植物(草)最多,动物应比植物少,再者,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并且,下一营养级只能获得上一营养级能量的

10%20%,所以,绿色植物处在第一营养级,数量应最多;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青蛙与蜘蛛都捕食食草昆虫,因此青蛙与蜘蛛之间存在竞争,青蛙以蜘蛛为食,因此两者又是捕食关系。若某一时期大量捕杀蛇,鼠因天敌蛇的数量减少而大量增加,所以该食物链中鼠的数量会显著增加。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所以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要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日 下午4:38
下一篇 2022年3月1日 下午4:44

相关文章

  • 中考生物-生态系统考向五:生物圈

    考向五:  生物圈   典例引领 9.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 A.生物圈 B.农田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

    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 2022年3月1日
  • 中考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真题过关01

    真题过关   8.(2019山东省潍坊市)某同学在观察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后看到甲、乙物像。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将甲变为乙时需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B.由甲变为乙时视野变亮 C.乙中的结构2处于吸水状态 D.乙的细胞3中能观察到叶绿体 9.(2019山东省枣庄市)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气孔时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实验操作…

    2022年3月4日
  • 中考生物考点03:生态系统

    考点03  生态系统 中考频度:★★★★☆     难易程度:★★★★☆   考点解读 一、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组成 成分及作用 非生物部分 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 生物部分 生产者:主…

    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 2022年2月25日
  • 中考生物考点过关-生物与环境

    考点过关   1.冬天,我们见不到青蛙、蛇等小动物,它们都冬眠了,这是由于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躲避敌害 2.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C.叶片退化为刺的仙人掌,可以适应干旱环境 D.…

    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 2022年2月25日
  • 中考生物-生物与环境考向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考向一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这说明 A.环境对生物的改造 B.环境对生物的适应C.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生物与…

    2022年2月24日
  • 中考生物-细胞的生长、分裂与分化-真题过关

    真题过关 9.(2019山东省潍坊市)如图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a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 B.过程b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 C.过程c形成的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 D.过程b、c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10.(2019山东省济宁市)如图为植物细胞生命历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 B.②过程表示细胞分…

    2022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