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考点冲关01

考点冲关1~6

 

1.下面图示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机构设置的情况,其中反映明朝机构设置的图示是

中考历史-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考点冲关01

 

2.明朝时期,很多读书人只钻研四书五经,对国计民生毫不关心,这是因为明朝政府

A.实行八股取士 B.废除丞相

C.大兴文字狱 D.设立锦衣卫

 

3.有这样一副对联“爱国名将,百战不败扫平倭寇之患;民族英雄,八方敬重留传不朽名著”,它反映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4.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芳在课外学习中搜集到如下一组图片。若为这组图片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中考历史-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考点冲关01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5.下图人物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下面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中考历史-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考点冲关01

A.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C.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

D.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6.清朝时期,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A.西域都护 B.军机处 C.驻藏大臣 D.宣政院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要求“反映明朝的机构设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进一步集中权力,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D符合题意;A反映的是秦朝的机构设置;B反映的是唐朝的机构设置;C反映的是元朝的机构设置,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2.【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员,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这样,要想读书做官,必须读四书五经。这导致很多读书人只钻研四书五经,对国计民生毫不关心,A符合题意。B、D与题意无关;C是清朝时期为加强思想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故选A。

3.【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扫平倭寇之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东南倭寇猖獗。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故此题选C。

4.【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鉴真东渡日本反映了中日友好交往,玄奘西游天竺反映了中印友好交往,郑和下西洋反映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它们都反映了中外交往,故此题选C。

5.【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中旗帜上的“闯”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自成被称为“闯将”“李闯王”。明末,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人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接着,李自成挥师北上,直抵北京。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攻入北京城,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A、B、C均正确。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的是努尔哈赤,故选D。

6.【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清朝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达赖与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朝廷批准。C符合题意。西汉时设立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排除A;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时设立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排除B;宣政院是元朝在中央设立的负责管理西藏地区行政事务的机构,排除D。故选C。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日 下午4:44
下一篇 2022年3月2日 下午3:55

相关文章

  • 中考历史-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四)日常生活的变化

    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变化阶段 (1)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衣、食、住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7日
  • 中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二)五四运动

    (二)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爆发 (1)原因(导火线)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②列强对中国代表提出的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爆发了! (2)爆发:…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3日
  •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五)抗日战争的胜利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   1.全民族坚持抗战 (1)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于19…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7日
  • 明清时期:统一多名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明朝的统治 1.明朝的建立 (1)元朝末年,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3)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2.为了巩固统治,朱元璋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1月21日
  • 中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考向三

    考向三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5日
  • 中考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直通中考

    直通中考   1.(2019年山西卷)1953—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如下表)。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A.工业门类齐全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地区分布均衡 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2.(2019年广西梧州卷)它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22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