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考点04:陆地和海洋-知识整合02

考点04:陆地和海洋

考点热度    ★★★☆☆

 

知识整合

三、沧海桑田

1.海洋变陆地

我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因为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

2.陆地变海洋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后来由于地壳下沉、海平面上升而成为海洋。

3.地球上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的变动(主要原因):在喜马拉雅山,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2)海平面升降: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3)人类活动:在荷兰、日本及我国澳门等许多沿海国家或地区进行填海造陆,以扩大陆地面积。

 

四、大陆漂移说

1.大陆漂移说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2.依据

(1)大西洋两岸大陆古老地层的相似性,证明两大陆可能曾连在一起。

(2)大西洋两岸动物的相似性证明两块大陆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开的。

五、板块的运动

1.六大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中考地理考点04:陆地和海洋-知识整合02

2.板块运动特点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多火山、地震。

(1)六大板块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有陆地也有海洋。

(2)张裂拉伸的作用下形成裂谷或海洋;在碰撞挤压的作用下形成山脉或岛弧。

(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现象

(1)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形成大型火山地震带,如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2)板块之间的张裂拉伸运动造成红海、大西洋等在不断扩张。

(3)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挤压形成岛弧或山脉,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日 下午4:27
下一篇 2022年3月3日 下午4:33

相关文章

  • 中考地理考点冲关

                                            考点冲关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晚发生了月全食现象,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欣赏到了美轮美奂的“蓝月亮”景观。月食现象证明了 A.地球表面地貌 B.地球自转方向 C.地球的形状 D.地球的大小 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由于体积巨大不方便研究,人…

    2022年1月26日
  • 中考地理-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考向三

    考向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输出(提供) 向发展中国家出售工业制成品;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 向发达国家出售农矿等初级产品;提供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 有利影响 能够从全球化中获得远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的利益 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不利影响 易受到金融危机的…

    2022年3月14日
  • 中考地理考点06: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知识整合03

    三、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1.聚落的分类 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类。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如下表所示:   2.聚落与环境 (1)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 ②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 ③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港口等)。 (2)聚落的分布 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

    2022年3月14日
  • 中考地理-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考向一

    考向一  世界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布规律     人口稠密区 人口稀疏区 半球位置 主要在北半球 — 纬度位置 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 分布在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和极地地区 海陆位置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 地形位置 平原地区 沙漠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 气候方面 大多分布在温暖湿润的地区 极端干旱、过于潮湿、终年严寒的地区  …

    2022年3月14日
  • 中考地理-日本和俄罗斯-考向一 日本

    考向一  日本   1.日本的地形特点 日本是个多山的岛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且多分布于沿海地区。日本多山的地形和狭小的平原为其短小湍急河流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地震。 2.日本工业地带的分布及主要形成原因   典例引领   …

    2022年3月19日
  • 中考地理考点03: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与等深线 (1)等高线 ①等高线:在地图上,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上一般都标m高度,单位是米。 ②等高线的特点 a.同一等高线上高…

    2022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