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过关1~4
1.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B.要将视野中偏左下方的物像移至中央应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
C.观察时使用的物镜越长,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亮
D.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的目的是便于绘图
2.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q”,那么实际玻片上的字母是
A.b
B.d
C.p
D.q
3.用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的表皮时,如果用40×物镜观察图象后,改换用10×物镜观察,后者与前者相比
A.视野范围扩大
B.视野亮度变暗
C.细胞数目减少
D.细胞图象变大
4.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C.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对光时,通过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就说明对好光了,A正确;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像在视野的左下方,向左下方移动标本,才能到达中央,B正确;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因此观察时使用的物镜越长,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变暗,C错误;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都要睁开,其中一只眼(一般是左眼)观察目镜,另一只眼(一般是右眼)看着画图,这样可以比较真实地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画出来,D正确。
2.【答案】A
【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简便方法写纸上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q”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b。故选A。
3.【答案】A
【解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的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的积,即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如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则减少;如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
依题意,如果用40×物镜观察图像后,改换用10×物镜观察,后者与前者相比,物像放大倍数减少。因此,后者与前者不同的是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减小,细胞个体减少,视野范围扩大。
4.【答案】B
【解析】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至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A正确;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故应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B错误;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640倍,故将物镜由10×换为40×即可,即由④换成③,C正确;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