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过关5~7
5.在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步骤为:擦片→滴清水→撕洋葱内表皮→展开内表皮→碘液染色→盖盖玻片→观察B.观察时若视野较暗,可调大光圈或使用凹面镜来增加视野亮度C.观察装片时,若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D.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物象模糊,应转动遮光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
6.要使显微镜视野中的物象更清楚一点,选择最佳的操作方法是
A.调大光圈
B.转动转换器换较大倍数的物镜
C.换倍数高的目镜
D.转动细准焦螺旋
7.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根据此图回答:
(1)有成像功能的结构是[]________和[]_______。
(2)对光时,在做好准备步骤的基础上,再转动[]________________,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从[]____________可以看到白色的圆形视野。
(3)转动时使镜筒升幅度大的结构是[]______,在观察时要先用低倍物镜还是高倍物镜进行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8×和40×两种,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目镜放大10倍,物镜放大40倍,那么这台显微镜放大____________倍,显微镜的物象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5.【答案】B
【解析】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滴→撕→展→盖→染→吸;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过程中,正确的实验步骤为:擦片→滴清水→撕洋葱内表皮→展开内表皮→盖盖玻片→碘液染色→观察,故A错误;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观察时若视野较暗,可调大光圈或使用凹面镜来增加视野亮度,故B正确;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观察装片时,若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故C错误;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楚,故D错误。
6.【答案】D
【解析】显微镜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为遮光器和反光镜,可以升降镜筒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可以调节镜筒上下幅度,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的幅度较大,在上升的过程中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清晰度,使物像更加清晰。
7.【答案】(1)5目镜 7物镜
(2)14反光镜 5目镜
(3)粗准焦螺旋低倍物镜
(4)5×、8×
(5)400 倒像
【解析】观图可知:1镜座,2镜柱,3镜臂,4镜筒,5目镜,6转换器,7物镜,8粗准焦螺旋,9细准焦螺旋,10载物台,11通光孔,12压片夹,13遮光器,14反光镜,解答即可。
(1)光学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要经过物镜、目镜(凸透镜)的两次成像,因此有成像功能的结构是[5]目镜、[7]物镜。
(2)对光的方法是: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的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用较大光圈;左眼注视物镜,右眼睁开,转动[14]反光镜,直到[5]目镜中看见白亮的视野。
(3)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应先使用低倍镜观察,然后再选用高倍镜观察。低倍镜视野大,物镜倍数越低,镜头越短,物镜与玻片标本的距离越远,因此转动粗准焦螺旋观察时,不容易碰到玻片标本,先使用低倍镜能够迅速地找到所要观察的物像,然后再用高倍镜的话就很容易找到物像了。转动时使镜筒升降幅度大的结构是[8]粗准焦螺旋。
(4)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反之,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小,数量越多。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是5×、8×。
(5)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目镜放大10倍,物镜放大40倍,那么这台显微镜放大400倍,显微镜成倒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