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冲关1~7
1.“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
A.洋务运动兴起 B.辛亥革命兴起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国民大革命兴起
2.《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而欲摆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此文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其作者是
A.陈独秀 B.胡适
C.鲁迅 D.李大钊
3.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洪荒之力”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A.民主共和 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 D.变法图强
4.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铺垫的作用
5.下图是某校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推断,该剧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6.若一位外国记者在1919年6月6日来到中国,准备采访五四运动的相关消息,他最有可能去的城市应该是
A.南京 B.上海
C.武汉 D.北京
7.五四运动中,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力量的阶级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地主阶级 D.资产阶级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信息,“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是在强调辛亥革命的不足,“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这是从侧面强调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超越。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领域的变革,C符合题意。A、B都发生在民国创立前,不符合题意;D不是“思想变革”,也排除。故选C。
2.【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故选A。
3.【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C符合题意。A是辛亥革命的主张;B是洋务运动的口号;D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主张。故选C。
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A、C、D均正确。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当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北京3000多名学生于1919年5月4日汇集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此后,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罢市风潮也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多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故选A。
6.【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故选B。
7.【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多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由此可知,答案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