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考点冲关02

考点冲关8~13

 

8.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主要在于

A.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使“民主”与“科深入人心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9.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浙江嘉兴南湖的是

A.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B.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D.七大的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

1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

A.深入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B.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C.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D.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

11.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2.民国时期,新式邮政业得到发展。下图邮票发行同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中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考点冲关02

A.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共二大召开

D.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从1914年到1919年,其人数有何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

(3)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参考答案

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排除A;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排除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排除C。故选D。

9.【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进行,“红色的小船”就是指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符合题意。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南昌被誉为英雄的城市,排除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井冈山被誉为革命的摇篮,排除C;中共七大召开的地点是延安,中共七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排除D。故选B。

10.【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故选B。

11.【答案】A

【解析】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A符合题意。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排除B;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排除C;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D。故选A。

1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是民国元年,则民国十一年是1922年。据此分析,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排除A;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排除B;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C符合题意;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排除D。故选C。

13.【答案】(1)19世纪中叶。从100万人以上,发展到200万人以上。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进入“短暂的春天”。

(2)时间:1915年。口号:民主、科影响:解放了青年们的思想;启发青年们探索救国真理等。

(3)北京。学生;工人。

(4)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的信息可知,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19世纪中叶。根据材料一“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的信息可知,工人阶级的人数增加,从100万人以上,发展到200万人以上。由时间信息“1914年”“1917年”可知,此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所以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根据材料二“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可知,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青年们的思想解放;由“……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的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启发了青年们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爆发于北京,开始时主力是学生,6月3日之后,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变为工人阶级。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并在五四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0)
上一篇 2022年3月5日 上午10:22
下一篇 2022年3月6日 上午11:17

相关文章

  • 中考历史-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知识整合06

    (三)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1.总体成就: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体现在神话、文艺术、哲史法体育等各个方面。 2.文学和雕塑 (2)文学: ①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②《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3)雕塑: ①特点: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 ②代表作: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8日
  • 中考历史-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那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3)中共十一…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7日
  • 中考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考向三

    考向三  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 1.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非社会主义的经济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经济领域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成分、改造非社会主义的成分,把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随着对农业…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7日
  •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向一

    考向一  理解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影响   1.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殖民地的第一步,也是其实现称霸亚太地区的重要步骤。 (2)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日本帝国主义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的首要敌人。抗日救亡逐渐成为…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7日
  • 中考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考点冲关01

    考点冲关1~6   1.在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出现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甲午战争之后 D.抗日战争期间 2.下图是张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一幅图片。据此判断,这堂课探究的历史人物是 A.李鸿章 B.张謇 C.孙中山 D.张之洞 3.1912年至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A.煤炭和钢铁业…

    2022年3月11日
  • 中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一)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