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直通中考01

直通中考1~4

 

1.(2019年四川广安卷)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发动了广州黄花岗起义等武装起义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发动“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

D.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掀起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2.(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卷)下图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发行的杂志,最有可能刊登在这期杂志里的内容是

中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直通中考01

A.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

B.陈独秀号召民主科学

C.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

D.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

3.(2019年四川泸州卷)在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她”字——她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她”字的创造反映了

A.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B.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C.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

D.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

4.(2019年湖南郴州卷)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先生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辛亥革命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为了反对“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解放了人们的思想。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2.【答案】B

【解析】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陈独秀高举“民主”和“科旗帜,主张通过“民主”和“科挽救中国危亡,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3.【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创造了“她”字,说明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学革命,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4.【答案】A

【解析】据材料“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协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可知,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0)
上一篇 2022年3月5日 上午10:25
下一篇 2022年3月6日 上午11:32

相关文章

  • 中考历史考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

    (二)明朝的对外关系   1.郑和下西洋 (1)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2)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3)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25日
  • 中考历史-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知识整合01

    一、古代亚非文明    (一)古代埃及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古埃及文明发展历程: 兴起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8日
  • 中考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考点冲关01

    考点冲关1~6   1.在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出现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甲午战争之后 D.抗日战争期间 2.下图是张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一幅图片。据此判断,这堂课探究的历史人物是 A.李鸿章 B.张謇 C.孙中山 D.张之洞 3.1912年至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A.煤炭和钢铁业…

    2022年3月11日
  • 中考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考向二

    考向二  理解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从制定过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颁布之前,广泛征求了人民群众的意见,由全国人民讨论修改并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2.从内容看,这部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突出了工人阶级和工农联盟在国家政…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3日
  • 中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一)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3日
  • 中考历史考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

    (三)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科技名著 (1)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是宋应星。《天工开物》一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