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向三

考向三  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行全民族抗战。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2.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方针及牵制日军主力起了重要作用。

3.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全民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坚持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5.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侵略反压迫的正义战争,得到了爱国华侨华人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援。

 

典例引领

有人曾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写了一个灯谜,“日本无条件宣布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争议较大,其中有两个:屈原(原子弹)和苏(苏联)武。对此,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A.以上两个谜底都正确,准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个谜底都正确,全面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

D.以上两个谜底忽视了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作出的贡献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日本投降的原因——屈原、苏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屈原”的意思是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苏武”的意思是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进攻日本关东军。这两个事件都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因此,以上两个谜底忽视了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作出的贡献。答案选D。

(0)
上一篇 2022年3月7日 下午2:57
下一篇 2022年3月7日 下午3:05

相关文章

  •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二)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二)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七七事变 (1)爆发:1937年7月7日,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2)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发展:193…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7日
  • 中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考点冲关02

    考点冲关8~13   8.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主要在于 A.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使“民主”与“科深入人心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9.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浙江嘉兴南湖的是 A.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B.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

    2022年3月5日
  •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直通中考

    直通中考   1.(2019年四川自贡卷)某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准备推出一期“抗日战争”板报,设计“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三个板块,下列可入选“抗战爆发”板块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百团大战 D.八一三事变   2.(2019年广东深圳卷)1936年,一批爱国将领提出了八项主张(见下表)。由此判断,当时中国发生…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7日
  • 中考历史考点考向

    考向一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下列属于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的是 A.废除行中书省 B.废除丞相制 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 【答案】D 【解析】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执行。军机处的设立表明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

    2022年1月24日
  • 中考历史考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

    (三)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科技名著 (1)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是宋应星。《天工开物》一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26日
  •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五)抗日战争的胜利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   1.全民族坚持抗战 (1)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于19…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