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点冲关01

考点冲关1~8

 

1.某同学想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的起点事件,你应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点冲关01

 

2.下列关于一二·九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迫使蒋介石放弃了不抵抗政策

B.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

C.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市民王大妈出门买菜,听到报童叫卖:“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蒋总司令遇险。”“张、杨发动兵变,蒋总司令遇险”的地点是

A.沈阳 B.西安

C.北平 D.上海

 

4.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A.全民族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局部性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5.1937年8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的总指挥是

A.朱德 B.彭德怀 C.叶挺 D.项英

 

6.“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A.日本军队制造旅顺惨案的真相

B.日本军队南京大屠杀的暴行

C.东北三省沦陷敌手的过程

D.抗日将士血染疆场的壮举

 

7.2018年是台儿庄战役80周年。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

A.张自忠 B.李宗仁

C.彭德怀 D.朱德

 

8.观察下图,其所反映出的作战方式主要出现在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点冲关01

A.共产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B.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C.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D.国民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第二天,日军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故选C。

2.【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但并没有“迫使蒋介石放弃了不抵抗政策”。一二·九运动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B、C、D正确。故此题选A。

3.【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故此题选B。

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故选A。

5.【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故选A。

6.【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金陵、一九三七、一二一三、三十余万、炼狱六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日军占领南京后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故选B。

7.【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企图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在台儿庄内激战的时候,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发起全面反攻。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故选B。

8.【答案】C

【解析】由图中的“游击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争。故选C。

(0)
上一篇 2022年3月7日 下午3:00
下一篇 2022年3月7日 下午3:09

相关文章

  •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向一

    考向一  理解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影响   1.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殖民地的第一步,也是其实现称霸亚太地区的重要步骤。 (2)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日本帝国主义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的首要敌人。抗日救亡逐渐成为…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7日
  •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

    (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清军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清朝在此后的统治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这样,清朝在政治上和思想…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1月21日
  • 中考历史-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知识整合04

    二、古代欧洲文明   (一)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希腊城邦 (1)地理范围: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2)地理环境: ①自然环境: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其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②影响:一方面,多山不便于各地区间的…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8日
  • 中考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考向一

    考向一  理解“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1)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为一个旧时代结束的标志;同时,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成为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 &…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2日
  • 中考历史考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

    (二)明朝的对外关系   1.郑和下西洋 (1)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2)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3)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25日
  • 中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考点冲关01

    考点冲关1~7   1.“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 A.洋务运动兴起 B.辛亥革命兴起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国民大革命兴起 2.《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而欲摆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此文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其作…

    2022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