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中考
1.(2019年四川自贡卷)某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准备推出一期“抗日战争”板报,设计“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三个板块,下列可入选“抗战爆发”板块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百团大战 D.八一三事变
2.(2019年广东深圳卷)1936年,一批爱国将领提出了八项主张(见下表)。由此判断,当时中国发生了
序号 | 八项主张的内容 |
① | ……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
② | 停止一切内战 |
…… | …… |
⑧ | 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
A.卢沟桥事变 B.华北危机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3.(2019年江苏苏州卷)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在延安正式开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这一做法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C.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
4.(2019年江苏盐城卷)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认为,淞沪之攻防战损失过重,非中国可能负担,但从抗日局势来看,这场会战
A.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是中国军民与日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D.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
5.(2019年江苏南京卷)“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受挫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材料评述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保卫大武汉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6.(2019年湖南郴州卷)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社评中的“大规模的运动战”应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7.(2019年安徽卷)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这反映了
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
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
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
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故A符合题意。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故排除B项。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故排除C项。八一三事变使南京和上海受到了威胁,故排除D项。故选A。
2.【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1936年,一批爱国将领提出了八项主张”“停止一切内战”,结合课本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国民党内部的一些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等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多次恳求蒋介石无望的情况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发动兵谏,通电全国,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D项符合题意;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A项不合题意;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华北危机。B项不合题意;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三省。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D。
3.【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可知,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严重,中国共产党的做法有利于团结各阶层抗日,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故D符合题意;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4.【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为保卫上海,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受挫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结合所学知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牵制中国军队支援太平洋战事,并策应香港、南洋各地的作战,防止中国军队乘机收复失地,日军集结重兵约12万人第三次向长沙方向发动进攻。中国军队英勇作战,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D选项符合题意;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A选项不符合题意;保卫大武汉,历时4个多月,日军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选项不符合题意;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6.【答案】C
【解析】据“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战事应是百团大战。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敌后战场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破袭重点是正太铁路,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37年8月,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B项发生在1937年9月,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D项发生在1938年6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7.【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可知,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