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冲关10~19
小明暑期去峨眉山旅游,山下海拔为500米,气温为21℃,他们的目的地是3500米的峰顶。请你帮助小明回答10—12题。
10.峰顶的气温可能会达到
A.6℃ B.3℃ C.21℃ D.6.57℃
11.在爬山的过程中小明他们遇到了降雨,你认为这种降雨最有可能是
A.对流雨 B.地形雨 C.台风雨 D.锋面雨
12.某地在一个月内有两次降雨,分别是15mm、20mm,两次降雪,分别是5mm、10mm,该月的降水量为
A.15mm B.25mm C.35mm D.50mm
该图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①②③④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4.图中⑥地与⑤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话动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3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18年环境日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日常行为习惯符合绿色经济的是
A.经常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B.垃圾分类放置、分类回收
C.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 D.农业生产采用大水漫灌方式
16.漫画“地球出汗”会导致的结果是
A.全球降水持续增加 B.澳大利亚的夏季缩短
C.两极冰川大面积消融 D.东京的樱花盛花期推迟
读“南美洲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与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7—19题。
17.导致甲、丁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8.关于乙丁两地降水与风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乙地位迎风坡 降水多 B.乙地为背风坡 降水多
C.丁地为迎风坡 降水多 D.丁地为背风坡 降水多
19.丙地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参考答案
【答案】10.B 11.B 12.D
【解析】10.气温随海拔上升而下降,在近地表,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海拔500米处气温为21℃,海拔3500处的气温大约是21—[6*(3500-500)/1000)]=3℃。选项B正确。
11.山区的降雨大多数情况下是地形雨,湿热的空气在遇到山地阻挡,爬坡的过程中高度升高,气温下降,成云致雨。所以选项B地形雨的可能性最大,答案选B。
12.月降水量是在一个月内所有降水(包含雨、雪、冰雹等各种形式的降水)的累计值,15+20+5+10=50mm。选项D正确。
【答案】13.A 14.B
【解析】13.图中①②③④地区纬度相同,但①地处于迎风坡,年降水量最多。
14.图中⑤、⑥地都位于赤道地区且距海距离相近,⑤地位于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⑥地位于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少,故图中⑥地与⑤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答案】15.B 16.C
【解析】15.经常使用一次性消费品会浪费大量的资源,故A错误;垃圾分类放置,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故B正确;洗碗时使用洗涤剂,会污染水源,故C错误;农业生产采用大水漫灌方式,会浪费资源,故D错误;结合题意。故选B。
16.“地球出汗了”指全球的气候变暖,又称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使二氧化碳增加,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结合题意。
故选C。
【答案】17.A 18.A 19.C
【解析】17.甲地纬度低气温高,乙地纬度高气温低,因此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故答案选择A。
18.乙丁所在纬度地区盛行西风,因此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而丁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故答案选择A。
19.丙地位于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降水少为热带沙漠气候,故答案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