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考向四:测量平均速度
典例引领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____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3)图中AB段的距离sAB=_____cm,测得时间t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cm/s;
(4)根据实验情景推断vAB_____vBC(填“>”、“<”或“=”)。
【参考答案】(1)v=s/t (2)较小 (3)40.0 25 (4)<
【详细解析】(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v=s/t,所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是为了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3)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则AB段的距离:sAB=80.0 cm﹣40.0 cm=40.0 cm,测得时间t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
vAB=sAB/tAB=40.0cm/1.6s=25 cm/s;
(3)小车在斜面上向下运动时做加速运动,所以vAB<vBC。
变式拓展
1.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 s
B.小球在前0.5 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 cm
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 m/s
D.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D
【解析】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经过了5个时间间隔,用时5×0.1 s=0.5 s,故A错误;B.由图可知,小球在前0.4 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 cm,故B错误;C.由图可知,AC之间的距离为s=5.50 cm=
0.055 m,则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v=0.055 m/0.5 s=0.11 m/s,故C错误;D.由图可知,小球在BC段的时间为tBC=2×0.1 s=0.2 s,路程sBC=5.50 cm−2.50 cm=3.00 cm=0.03 m,小球在AB段的时间tAB=3×0.1 s=0.3 s,路程sAB=2.50 cm=0.025m,所vBC=sBC/tBC =0.03m/0.2 s=0.15 m/s,vAB=sAB/tAB =0.025m/0.3s≈0.083 m/s,计算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D。
2.图是小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过程的示意图,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小球通过AB和BC所用的时间均为0.1s。由图可知:
(1)该小球的运动是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3)小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AC段的平均速度。(选填“>”、“=”或“<”)
【答案】(1)变速 (2)0.2 (3)>
【解析】(1)由图可知,小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等,所以小球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2)由图知,AC的路程为4.00 cm,小球运动的时间为2×0.1 s=0.2 s;AC段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v=20 cm/s0.2 m/s
(3)由图可知,AB段大于BC段,而小球通过AB段和BC段的时间相等,所以小球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