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中考17~24
17.(2019·广东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 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 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4 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 m/s
D.3 s时甲在乙的前方
18.(2019·云南)如图所示,小敏和同学们正在水平环形跑道上进行800 m跑测试,小敏对地面的压力为500 N。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80 c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跑弯道时小敏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
B.小敏相对于她正在超越的同学是静止的
C.测试过程中小敏对地面的压强是625 Pa
D.跑完全程小敏受到的重力做的功是4×105 J
19.(2019·湖北咸宁)如图所示是成宁翠竹岭隧道及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从标志牌上可以看出,隧道长___km,通过隧道速度不能超过60 km/h。从单位换算的角度可知60 km/h=___km/min,如果不违反交通规则,汽车至少需要___s通过隧道。
20.(2019·湖南衡阳)下图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用频闪摄影技术拍摄的一张照片,清晰地记录了网球被击出后某一段的运动轨迹。
已知此次摄影的闪光频率(每秒钟得到影像的次数)为100赫兹,网球的直径约为6 cm,现将一条刻度尺放在照片上来估测网球的运动速度.由图可知,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是____s,网球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m/s。
21.(2019·四川攀枝花)西成高速铁路运营标志着我国华北地区至西南地区又增加一条大能力、高密度的旅客运输主通道。G2204是从成都东开往郑州东的一趟高速列车,其部分运行时刻表如下。G2204从成都东开往西安北的平均速度大约为______km/h,这个速度比以48m/s飞行的雨燕速度____(填“大”或“小”)。
站序 | 站名 | 到时 | 发时 | 时长 | 里程/km |
1 | 成都东 | –– | 08:08 | –– | 0 |
2 | 青北江东 | 08:22 | 08:25 | 3分钟 | 32 |
… | |||||
7 | 汉中 | 10:45 | 10:48 | 3分钟 | 416 |
8 | 西安北 | 12:01 | 12:10 | 9分钟 | 658 |
22.(2019·云南)图象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描绘的两个物体运动路程–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前4 s内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_。
23.(2018·乐山)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24.(2018·福建)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托盘
C.餐桌 D.墙壁
参考答案
17.C【解析】此图象为s–t图象,先明确甲乙的运动状态,甲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2~4 s内,乙是静止状态,故A错误;4 s时甲有一定的速度,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B错误;0~4 s乙运动的路程是8 m,时间是4 s,平均速度为v=s/t=8m/4s=2m/s,故C正确;3s时,乙运动的路程是8 m,甲运动的路程是6 m,乙在甲前方,故D错误。
18.A【解析】小敏跑弯道时,其运动方向是变化的,所以她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故A正确;小敏相对于她正在超越的同学来说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小敏是运动的,故B错误;测试过程中单脚着地,小敏对地面的压强:,故C错误;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可知,小敏跑完全程中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故D错误。
19.0.585 1 35.1(35或35.0)
【解析】由图象可知隧道长585 m即0.585 km,60km/h=60km/1h=60km/60min=1km/min,如果不违反交通规则,汽车至少需要t=s/v=585m/(50÷3m/s)=35.1s通过隧道。
20.0.04 s 20 m/s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是:t=4/100s=0.04s,由图知道,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照片中一个网球占据刻度尺的3个小格,即照片中网球的直径为0.30cm,照片中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通过的路程为4.00 cm,已知网球的实际直径约为6 cm,设网球实际通过的路程为s,由比例关系知道,s/4.00cm=6cm/0.30cm ,由此解得s=80.00 cm=0.8 m,故网球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是:v=s/t=0.8m/0.04s=20 m/s。
21.168.7 小
【解析】G2204从成都东开往西安北,里程为s=658 km,用时:t=12:01–08:08=3 h3 min≈3.9 h,则平均速度大约为:v=s/t=658km/3.9h=168.7 km/h;v1=48 m/s=172.8 km/h,所以G2204的速度小于雨燕的速度。
22.0 10
【解析】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前4 s内运动的路程不随时间变化,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即运动的路程为0;物体乙在0–2 s内通过路程:s=s2–s1=20m–0m=20m,则乙的速度:v=s/t=20m/2s=10m/s。
23.B【解析】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参照物的知识解答。“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说明山相对于船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是以船为参照物。故选B。
24.B【解析】以地面、餐桌、墙壁为参照物,机器人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所以机器人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以托盘为参照物,机器人的位置没有改变,机器人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