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考点冲关1~6
1.在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出现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甲午战争之后 D.抗日战争期间
2.下图是张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一幅图片。据此判断,这堂课探究的历史人物是
A.李鸿章 B.张謇 C.孙中山 D.张之洞
3.1912年至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A.煤炭和钢铁业
B.铁路和公路
C.建筑和纺织业
D.纺织业和面粉业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总的来说是落后的,而且分布很不平衡。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的破坏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国民政府经济发展政策的失误
D.我国劳动者素质太低
5.为纪念辛亥革命,学校举行手抄报比赛,在刘华选择的下列图片中,不能反映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是
6.“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假如这位“卖报的小行家”卖的是我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那么他卖的报纸应该是
A.《申报》 B.《大公报》
C.《解放日报》 D.《国闻报》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此时,我国正处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运动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故选B。
2.【答案】B
【解析】依据图片中的关键信息“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答案为B。
3.【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D项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而发展艰难曲折。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所示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成果,不能反映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变化。B、C、D都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的变化。故选A。
6.【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故选A。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