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考向一

考向一  理解“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1)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为一个旧时代结束的标志;同时,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成为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

 

(2)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中国的成立不仅使中国人民翻了身,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主宰自己的命运;同时也使主权独立的中国,开始真正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愿,国际政治地位逐渐提高。

 

典例引领

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B.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D.实现分田包产到户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现代史开端的标志问题。四个选项中,B选项是土地改革的意义;C选项是“一五”计划的意义;D选项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A符合题意。故选A。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2日 下午4:19
下一篇 2022年3月12日 下午4:23

相关文章

  •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向一

    考向一  理解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影响   1.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1)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殖民地的第一步,也是其实现称霸亚太地区的重要步骤。 (2)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日本帝国主义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的首要敌人。抗日救亡逐渐成为…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7日
  • 中考历史考点–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爆发 (1)原因(导火线)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②列强对中国代表提出的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爆发了! (2)爆发:191…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24日
  • 明清时期:统一多名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明朝的统治 1.明朝的建立 (1)元朝末年,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3)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2.为了巩固统治,朱元璋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1月21日
  • 中考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一)

    (一)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目的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 1953—1957年 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2日
  •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向三

    考向三  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行全民族抗战。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2.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方针及牵制日军主力起了重要作用。 3.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全民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坚持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4.中国共产党…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7日
  • 中考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直通中考

    直通中考   1.(2019年山西卷)1953—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如下表)。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A.工业门类齐全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地区分布均衡 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2.(2019年广西梧州卷)它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22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