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考点冲关01

考点冲关1~7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圆满完成了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使命。以上表述中有一处不恰当,不恰当的这一处是

A.大会召开的时间

B.大会召开的地点

C.大会通过的文件

D.大会完成的使命

2.从下面这幅经典图片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最准确结论是

中考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考点冲关01

A.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独立

B.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富强

C.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完成了全部领土统一

3.“对于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藏民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材料评价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西藏民主改革

D.青藏公路通车

4.“在目前……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由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写信人来自哪个国家

A.韩国 B.朝鲜

C.苏联 D.越南

5.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下列属于“最可爱的人”的是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邓稼先  ④雷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1950年10月,以朱德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如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口的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的黄继光。”该材料的错误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7.2018年3月26日,中国空军派出运输机,前往韩国执行接运第五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任务。与此消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北伐战争 C.辽沈战役 D.抗美援朝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由此可知,改北平为北京发生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后,召开时仍是“北平”,故关于大会召开的地点的表述不当,答案选B。

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题干图片是“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独立,故选A。我国现在仍然在向国家富强的道路上迈进,B与史实不符;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排除C;我们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完全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D与史实不符。

3.【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祖国大陆的统一”“藏民”,结合所学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裂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B项符合题意。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A项不合题意;1959年,西藏开始进行民主改革,此时祖国大陆早已取得统一,C与题意不符;青藏公路通车发生在“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年),此时祖国大陆早已取得统一,D与题意不符。故选B。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美国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战火烧过了三八线,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政府为了捍卫新中国的安全,出兵援助朝鲜,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故选B。

5.【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有上甘岭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严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的邱少云等,他们被赞美为“最可爱的人”,①②符合题意;雷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的模范代表人物,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③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

6.【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攻朝鲜,威胁我国领土安全。1950年10月,为了保家卫国,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题干“以朱德为司令员”的说法错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战斗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掩护战友,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与上甘岭战役同时,志愿军某团准备夺取敌人的一个高地,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题干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口的邱少云”和“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的黄继光”的说法也错误。故本题有3处错误,选C。

7.【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作出了极大的牺牲,有许多志愿军战士长眠于朝鲜大地。故此题选D。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2日 下午4:24
下一篇 2022年3月12日 下午4:27

相关文章

  •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点冲关02

    考点冲关9~13   9.1940年8月,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寇展开了一场大规模进攻。这次战役应是 A.万家岭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0.1941年1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上刊载了周恩来“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的题词和《千古奇冤》一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2022年3月7日
  • 中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考向二

    考向二  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1.相同点: ①面临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④革命主力——人民群众。   2.不同点: ①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启蒙思想和三民主义,新…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5日
  • 中考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三)

    (三)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①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3日
  • 中考历史考点–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爆发 (1)原因(导火线)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②列强对中国代表提出的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爆发了! (2)爆发:191…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24日
  •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向三

    考向三  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行全民族抗战。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2.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方针及牵制日军主力起了重要作用。 3.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全民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坚持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4.中国共产党…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7日
  • 中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重点考向

    考向三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