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考点冲关02

考点冲关8~12

 

8.小明是历史兴趣小组成员,他准备研究建国初期的农村制度,下列哪一文献可供他参考

A.《共同纲领》 B.《论联合政府》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9.“地主”这个词语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

A.1949年 B.1952年

C.1956年 D.1978年

10.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西藏和平解放

11.土地是人民的命根子。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下列对当时土地改革后的土地所有制理解正确的是

A.由私有到公有 B.由私有到私有

C.由公有到公有 D.由公有到私有

 

12.在共和国近70年的历史进程中,多次在多领域实现了跨越与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二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

材料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材料一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谁是最可爱的人》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写成的?你认为作者心目中最可爱的人是谁?

(3)材料三文件是新中国成立后哪一运动的法律依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运动对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

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改地主的土地私有制为农民的土地私有制,C符合题意。《共同纲领》是1949年9月颁布的(建国前),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没有规定农村制度,排除A;《论联合政府》发表于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建国前),B也不符合题意;《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D也不符合题意。故选C。

9.【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地主”这个词语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故选B。

10.【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因此毛泽东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A、B、D与题意不符,本题选C。

11.【答案】B

【解析】依据所195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不管是地主所有制,还是农民所有制,都属于私有制经济,土地都归私人所有。直到三大改造之后,我国才实现了土地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A、C、D三项理解错误,答案选B。

12.【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

(3)土地改革。意义: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或农村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解析】(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直接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2)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在朝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2日 下午4:26
下一篇 2022年3月12日 下午4:28

相关文章

  • 中考历史考点冲关

    1.下面图示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机构设置的情况,其中反映明朝机构设置的图示是 A B C D 2.明朝时期,很多读书人只钻研四书五经,对国计民生毫不关心,这是因为明朝政府 A.实行八股取士 B.废除丞相 C.大兴文字狱 D.设立锦衣卫 3.有这样一副对联“爱国名将,百战不败扫平倭寇之患;民族英雄,八方敬重留传不朽名著”,它反映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A…

    2022年1月25日
  •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考点冲关01

    考点冲关1~8   1.某同学想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的起点事件,你应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   2.下列关于一二·九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迫使蒋介石放弃了不抵抗政策 B.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 C.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市民…

    2022年3月7日
  • 中考历史直通中考习题

    1.(2019年山东青岛卷)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朝的统治》一课时,准备编写一个关于朱元璋的历史课本剧,剧本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A.定都应天府 B.废除丞相制度 C.设立“三司” D.成立东厂 2.(2019年黑龙江大庆卷)明代,倭寇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受命抗击倭寇的英雄人物是 A.戚继光 B.郑和 C.郑成功 D.康熙帝 3.(2019年甘肃定西卷)英国科学史…

    2022年1月25日
  • 中考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一)

    (一)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目的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 1953—1957年 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2日
  • 中考历史考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6)

    (六)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28日
  • 中考历史-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知识整合06

    (三)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1.总体成就: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体现在神话、文艺术、哲史法体育等各个方面。 2.文学和雕塑 (2)文学: ①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 ②《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3)雕塑: ①特点: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 ②代表作: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