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中考
1.(2019年湖北荆州卷)1949年9月下旬,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庄严宣告:“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是
A.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B.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
C.开始向工业化迈进
D.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2.(2019年山东威海卷)2019年3月28日,西藏各族群众在布达拉宫广场庆祝民主改革六十周年。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全面再现了西藏六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下列关于西藏历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管辖的行政区
B.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C.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
D.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
3.(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卷)在预习《抗美援朝》这一节课时,涂涂同学摘录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①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战争造成了朝韩分裂敌对的局面
③战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高
④战争的结果是将美国赶出了朝鲜半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4.(2019年广东深圳卷)1953年6月,朝鲜政府追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彭德怀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根据材料判断杨根思所属的部分是
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5.(2019年四川乐山卷)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D.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6.(2019年重庆B卷)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故B正确。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故排除A项。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向工业化迈进。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故排除D项。故选B。
2.【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到1953年的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是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①③正确,C项正确。抗美援朝前朝韩已经处于分裂敌对的局面,②错误。战争的结果将美国赶出了三八线后,④错误,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4.【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1953年6月,朝鲜政府追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说明杨根思参加了抗美援朝。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50年10月,彭德怀总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军。1953年7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项符合题意;1928—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的军队称为中国工农红军。A项不合题意;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共产党的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B项不合题意;解放战争战争时期共产党的军队开始称为人民解放军。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D。
5.【答案】C
【解析】1950年6月新中国开始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属于新中国内部的事件,与增强民族自豪感无关,C选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A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使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D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6.【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建国后进行的土地改革,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使全国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从本质上说明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B符合题意;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属于政治方面,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说明土改促进粮食产量的增加,不是工业化建设,C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是说明土改对于新政权的巩固,D不符合题意,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