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二)

  • A+

(二)三大改造

 

1.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农民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开始时间 1953年
形式 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考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二)

结果 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背景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结果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1)背景

①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一度遭受严重困难,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

②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

③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强,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

(2)方式和政策

公私合营 目的 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时间 1954—1956年
实质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赎买政策 内容 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意义 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时间:1956年底

(2)意义:

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局限性: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