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考向二

考向二  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分析方法

 

1.聚落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气候

气候是影响聚落建筑的主要因素。如我国云南南部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搭建双层木楼或竹楼,楼上层住人避免潮湿,而且上层风大凉爽。再如在西亚的热带沙漠地区,因气温非常高,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厚墙可以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室内的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2)资源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地的资源直接影响到建筑材料的选择。如我国黄士高原上的房屋多以窑洞为主,因为黄土具有直立性,厚厚的黄土经挖掘整理后成为房屋,冬暖夏凉,干湿宜人。再如在北极圈附近生活的因纽特人就地取材造成冰房子,房外冰天雪地,房内却很温暖。

2.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地形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农业发达,人口密集,聚落分布多;反之,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土地贫瘠,不适合耕作,人口稀少,聚落分布少;终年被冰雪覆盖的高山、高原地区则基本无聚落。

(2)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人口稠密,聚落多;气候干旱或者过于严寒的地区,人口稀少,聚落少。

(3)资源

林、渔、矿产等资源丰富的地区,便于发展各种工农业,人口较多,聚落多;反之,资源贫乏的地区,聚落少。

 

典例引领

旅游日本的畅畅拍摄了日本农村典型木造民居“合掌造”。屋顶用稻草覆盖,又厚又陡(屋顶角度为60°),利于防灾减灾。1995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下图为民居“合掌造”。据此完成1—3题。

中考地理-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考向二

 

1.“合掌造”所用的建筑材料来源于

A.渔业和牧业 B.种植业和林业

C.渔业和林业 D.种植业和牧业

 

2.“合掌造”的用料、结构有利于防御

A.地震和暴雪 B.寒潮和台风

C.洪涝和泥石流 D.台风和泥石流

 

3.我国也有用料及功能类似的民居

中考地理-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考向二

 

【答案】1.B  2.A  3.C

【解析】1.合掌造是分布在日本北海道地区的传统民居,之所以这样设计是该地区冬季降雪多,其所用材料主要来自种植业的稻草和林业的树木,故选B。

2.“合掌造”的用料是木材和稻草,这样的材料质地很轻,屋顶的坡度很大,这样有利于防御地震和暴雪,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度,故选A。

3.由题目可知,合掌造是因为当地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雪,利用当地的稻草可以起到保暖作用,与我国西南地区的竹楼十分相似,西南地区气候炎热,降水丰富,当地竹林多,人们利就地取材,用竹子建房,可以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故选C。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4日 下午1:58
下一篇 2022年3月14日 下午2:05

相关文章

  • 中考地理考点考向:比例尺和方向(1)

    地图三要素及地形图的判读重点考向   考向一  比例尺和方向 1.比例尺的计算、比较、选择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注意】关于比例尺容易疏忽的是单位的统一和换算。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实地距离以千米为单位。 (2)大小的比较:可以把比例尺统一写成数字式,则只需要比较分母即可。如果比例尺的分母较大则比例尺较小,如果分母较小则比例尺…

    2022年3月1日
  • 中考地理考点考向:昼夜长短及物影长度的判断

    重点考向 昼夜长短及物影长度的判断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1)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且距春、秋分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 (2)太阳直射在哪一半球,该半球就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3)赤道上全年均昼夜平分,其他地方,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   2.地球运动与物影长度 (1)正午…

    2022年2月26日
  • 中考地理考点06: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知识整合04

    四、发展与合作   1.地域发展差异 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科学技术发达,人均收入高。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科学技术基础薄弱,人均收入低。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发展也不平衡。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2.南北关系 “南北对话”:指发…

    2022年3月14日
  • 中考地理考点考向: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

    考向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距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2.坡度陡缓的判断在实际中的应用 (1)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登山时,沿着坡度较缓的路线上山比较省力。   3.山体不同部位的判断 (1)山体的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也不一样。如图所示: (2)山体不同部…

    2022年3月1日
  • 中考地理-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直通中考01

    直通中考1~6   (2019年湖南省株洲市)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回答1—2题。 2.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3.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 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 ③自然资源枯竭 ④环境污染…

    2022年3月15日
  • 中考地理-亚洲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考点冲关02

    考点冲关9~17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甲、乙、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A.伊朗高原  青藏高原  大西洋 B.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太平洋 C.阿拉伯高原  青藏高原  大西洋 D.阿拉伯高原  青藏高原  太平洋 10.该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A.西部高、东部低 B.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C.东部高、西部低 D.东…

    2022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