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例引领
最近,羊村的小羊们以“声现象”为主题展开了一次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能在冰中传播
B.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都可以听到
C.声速不受介质种类的影响
D.声速不受介质温度的影响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冰是固体,声音可以在冰中传播。故A正确;B.物体振动能够发声,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介质我们无法听到声音。故B错误;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地,在固体中声速最大,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故C错误;D.声音只有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才是340 m/s,温度不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说明声速受温度影响。故D错误。
变式拓展
1.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答案】C
【解析】由于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因此古代的侦察兵把耳朵贴在地面上,能更早的听到敌人骑兵的活动情况,从而及早的发现敌情。这个现象说明了:①振动的物体可以发声,②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③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快;只有C选项的解释有误,符合题意;故选C。
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嗒嗒”声
C.将要上钩的与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答案】C
【解析】A、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B、小鸟的“唧唧”声也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C、因为声音可以在水中进行传播,所以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符合题意;D、流水的“哗哗”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