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考点闯关02

考点闯关10~18

 

10.图中,老师用相同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中考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考点闯关02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11.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中考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考点闯关02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响度会越大

B.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的声呐可以测海底深度

C.在音乐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 m/s

 

13.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中考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考点闯关02

 

14.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可以传声

B.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C.只要物体有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至

 

1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中考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考点闯关02

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

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高

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

 

16.在“声现象”一章的学习中,李老师在课堂上和大家一块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

中考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考点闯关02

①如图甲: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

②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空气,发现铃声明显减小;

③如图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下述填写研究方法的下划线中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实验推理法”等)

(1)图甲实验中,此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该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

(2)图乙实验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真空_____传声(选填“能”或“不能”),该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_____的关系,该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17.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1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中考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考点闯关02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 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

(3)他们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2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_(选填符号abcd)。

②若选择琴弦ab,则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有同学选择c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中考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考点闯关02

(1)这个现象说明______,若用小锤分别重敲、轻敲与泡沫塑料球接触的音叉,会看到重敲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幅度较______,同时听到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较大;

(2)如图乙,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

(3)如下图丙所示,把音叉发出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均填写丙图下的序号)。

 

参考答案

10.C【解析】王老师当用同样的力吹细管时,同时不断的剪短吸管,使得细管内的空气柱逐渐变短,振动变快,振动的频率变大,所发出的音调会变高,故该实验是为了研究声音的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11.A【解析】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打四个玻璃杯时,酒上方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可以区别音调不同。A符合题意。

12.B【解析】A.频率越高,其发声的音调越高,频率不决定响度,故A错误;B.由声音的反射特点可知,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的声呐可以测海底深度,故B正确;C.我们根据音色来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故C错误;D.声音在15℃的空气中速度是340 m/s,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D错误。

13.B【解析】频率与振动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频率越大。比较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可知频率最大的是小提琴。答案为B。

14.BC【解析】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不能再真空中传播;故A说法正确;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一定等于340 m/s,故B说法错误;C.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再经过介质传播,耳朵才能听到声音,故C说法错误;D.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 Hz至20 000Hz,故D说法正确。

15.BC【解析】A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声音是由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发出的,水越多,音调越低;因此甲的音调最低,丁的音调最高;故A错误,C正确;B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因此甲的音调最高,丁的音调最低,故B正确,D错误。

16.(1)振动  转换法  (2)不能  实验推理法  (3)频率  控制变量法

【解析】(1)甲图中:通过乒乓球被弹起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音叉的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该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该实验中将音叉的微小的振动转换为乒乓球的大振动,所以该实验中用到的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2)乙图中,玻璃钟罩中的空气越少,声音越小,所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该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推理法;

(3)丙图中,在保证其振幅相同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尺子伸出的越长,拨动时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所以可以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此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17.(1)固体能传播声音  (2)捏住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a、d  音调的高低跟琴弦的粗细有关  没有控制材料相同

【解析】(1)细棉线是固体,能实现通话,说明固体也是传声的一种介质。

(2)说话声引起棉线振动,棉线把这种振动由近及远地传到远方,如果用手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振动就会停止,也就听不到声音了。

(3)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长度的关系,保持材料和粗细相同,改变长度。选择ad

②选择ab,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了粗细,是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

③选择cd,不能探究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因为琴弦的材料、长度都不相同,没有进行控制变量。

18.(1)发声体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大  响度  (2)能量  (3)①②  ②③

【解析】(1)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若用小锤分别重敲、轻敲与泡沫塑料球接触的音叉,会看到重敲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幅度较大,振幅决定响度,所以此时听到声音的响度较大;

(2)如下图乙所示,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音叉振动激起声波,声波通过空气传递到左边的音叉,所以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3)如下图丙所示,把音叉发出的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由图可知①②两图,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即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①②;②③两图的振幅相同,振幅决定响度,所以响度相同的是②③。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6日 下午2:32
下一篇 2022年3月16日 下午2:38

相关文章

  • 中考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重点考向三:停表的读数

    考向三:停表的读数   典例引领 如图是运动场上计时员记录的时间,则运动员的成绩是 A.1分39.8秒; B.1分9.8秒; C.69.8秒; D.39.80秒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由图像可知停表小针位于1 min,2 min之间靠近2min,大针位于39.8 s处,因此记录的时间为1 min39.8 s,故A符…

    2022年2月26日
  • 中考物理-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考点闯关01

    考点闯关1~5   1.(2019·大冶市第三中学初二月考)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回声定位来探测障碍物 B.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C.“真空不能传声”是仅通过推理获得的 D.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   2.(2019·扬州市梅岭中学初二月考)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中考物理考点复习 2022年3月21日
  •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考点闯关01

    考点闯关1~8   1.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需要进行风洞实验。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不动,让风迎面高速吹向汽车,可以研究汽车高速行驶时的情况。若汽车里的司机感觉到汽车在运动,则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汽车 C.风 D.他自己 2.骑自行车的人自西向东运动,固定在路旁的摄像系统两次拍出的照片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以小轿车为…

    2022年3月10日
  •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体验中考01

    体验中考17~24   17.(2019·广东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 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 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4 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 m/s D.3 s时甲在乙的前方 18.(2019·云南)如图所示,小敏和同学们正在水平环形跑道上进…

    2022年3月10日
  • 中考物理-光的传播和反射 平面镜成像-答案精析

    答案精析   1.D【解析】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不是无限大,故A错误;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才是3×108 m/s,而在空气中或玻璃中速度会减小,故B错误;C.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故C错误;D.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等于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时间所经过的距离,故D正确;故选D。 2.D【解析】水中的鸡…

    中考物理考点复习 2022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