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考点冲关01

考点冲关1~8

 

1.如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最早实现的地点是在下图中的

中考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考点冲关01

2.“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__________________,长江大桥武汉架。”联系前后歌谣,横线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开国大典人民乐 B.抗美援朝得胜利

C.喷气飞机翔蓝天 D.农民翻身土改胜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国两会)分别于2018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回顾历史,全国两会的第一届分别召开于

A.1949年,1950年 B.1949年,1954年

C.1950年,1954年 D.1951年,1956年

4.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共同方式是

A.实行公私合营 B.走合作化道路

C.实行赎买政策 D.建立生产责任制

6.在电视剧《大宅门(第二部)》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主人翁白景琦向他的药行股东们宣布,接受公私合营。据此推测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抗美援朝 D.改革开放

7.下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示意图。图中A、B、C三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中考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考点冲关01

A.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

B.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一战

C.甲午战争  辛亥革命  土地改革完成

D.洋务运动  一战  三大改造完成

8.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回顾历史,党的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B.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毛泽东称其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一地点应是武汉,答案选D。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分析题干可知,鞍山钢铁公司、‘解放’牌汽车、武汉长江大桥都是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果,故横线处内容也应是这一时期取得的成果。然后分析四个选项可知,A、B、D都与“一五”计划无关,排除;“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于1956年在沈阳试制成功,C符合题意。故选C。

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故选B。

4.【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选D。

5.【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因此,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共同方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B符合题意。A、C出现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D出现于改革开放后。故选B。

6.【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接受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中,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电视剧的主人翁白景琦接受公私合营,正是这一政策的体现。A、C、D三项和题意无关,故选B。

7.【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中国民族工业诞生了;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黄金时期;三大改造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改造,最终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民族工业企业转变为公有制企业。故此题选D。

8.【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A项符合题意;B项是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C项是1958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内容;D项是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意义。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7日 下午2:02
下一篇 2022年3月17日 下午2:10

相关文章

  • 中考历史-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四)日常生活的变化

    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变化阶段 (1)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衣、食、住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7日
  •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直通中考

    直通中考   1.(2019年四川自贡卷)某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准备推出一期“抗日战争”板报,设计“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三个板块,下列可入选“抗战爆发”板块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百团大战 D.八一三事变   2.(2019年广东深圳卷)1936年,一批爱国将领提出了八项主张(见下表)。由此判断,当时中国发生…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7日
  • 中考历史考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7)

    (七)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立 (1)清朝初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2)到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3)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28日
  •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二)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二)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七七事变 (1)爆发:1937年7月7日,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2)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发展:193…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7日
  • 中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重点考向

    考向一  近代化历程中的四大事件 近代化是中国百余年历史发展呈现的一条主线。王刚同学整理了下列体现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几幅图片,按近代化的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器物层次—制度层次—思想文化层次这样一个由…

    2022年2月6日
  • 中考历史-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知识整合01

    一、古代亚非文明    (一)古代埃及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古埃及文明发展历程: 兴起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