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冲关9~14
9.如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C.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10.“它”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了大的弯路。“它”所指的事件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1990年曾经填过一首词《念奴娇》,其中里面有以下几句:“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这里的“好官”指的是
12.大庆油田牢固树立“科技人才强企”的观念,提出“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目前有专业技术人才18832人,占员工总数的20.8%。对此变化,最感欣慰的当属
A.王进喜 B.邓稼先
C.雷锋 D.焦裕禄
13.以下科技成就不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取得的是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 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
材料三
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3)材料三中的图片与材料二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这一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9.【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中“猪羊肥大赛黄牛”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后,我国开展了“大跃进”运动,浮夸风盛行,图片“猪羊肥大赛黄牛”正是浮夸风的体现,与这一口号相似的还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也是浮夸风的体现,A项符合题意;“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是三大改造时期的口号,B项不符合题意;“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共产”风的体现,C项不符合题意;“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了大的弯路”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政权遭到了严重削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了大的弯路。“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D项符合题意。“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使国民经济遭受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A、B项不符合题意;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三大改造的内容,促进了国家的发展,C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11.【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焦裕禄在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时,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焦裕禄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焦裕禄被誉为“党的好干部”。D项符合题意。据此分析选项,A项是大庆油田工人、“铁人”王进喜,不合题意;B项是“两弹元勋”邓稼先,不合题意;C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合题意。故选D。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模范人物的认识。由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大庆油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使大庆第一口油井得以提前开钻。当井喷险情发生时,王进喜不顾腿伤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A符合题意。邓稼先是“两弹元勋”,雷锋是解放军好战士,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B、C、D与“大庆油田”无关,故选A。
1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故A符合题意。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我国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B、C、D三项科技成就都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取得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答案】(1)土地改革。
(2)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3)事件:三大改造。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文字信息“土地改革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2)根据材料二中“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材料二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三反映的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