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袁隆平 | 成就 | 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 |
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 | |||
贡献 | 国内 | 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 |
国际 | 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 ||
荣誉 | 国内 | 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 |
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获得者 | |||
国际 | 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
2.屠呦呦和青蒿素
背景 | 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许多国家组织科研力量展开研究 |
发现 |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
优点 | 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
作用 | 青蒿素类药物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
荣誉 |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