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冲关02

考点冲关6~10

 

6.为了促进文学艺术发展,中国共产党于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C.“百花争艳,百家争鸣”

D.“百家争鸣,推陈出新”

7.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布票种类丰富,能购买的衣服越来越多

B.吃饭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C.人们的居住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

D.开私家汽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机、手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变化

C.我国人民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D.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变化

9.下列有关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信息传递变得快捷、简便

②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③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

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中考历史-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考点冲关02

(1)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突出贡献分别是什么?

(2)请你再说出一位你熟悉的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及其代表性成就。

(3)你觉得这些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参考答案

6.【答案】A

【解析】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故选A。

7.【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资的丰富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布票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A符合题意。B、C、D反映的都是改革开放后的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8.【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挂钟”“手表”“BP机、手机”反映了新中国以来科技的发展,这些科技成果促进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变化。A、C、D与题意不符,本题选B。

9.【答案】D

【解析】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人们的联系更加方便,从而有利于人们的感情交流,③的说法不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D。

10.【答案】(1)图一: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图二:屠呦呦,发现并提炼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南仁东,主持建设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3)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不怕困难等。

【解析】(1)图一中人物是袁隆平,图二中的人物是屠呦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2)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南仁东、黄大年等。

(3)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不怕困难等。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8日 下午4:10
下一篇 2022年3月18日 下午4:16

相关文章

  • 中考历史考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

    (一)明朝的统治   1.明朝的建立 (1)元朝末年,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3)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2.为了巩固统治,朱元璋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25日
  • 中考历史-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1)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那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3)中共十一…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7日
  • 中考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考点冲关01

    考点冲关1~7   1.“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 A.洋务运动兴起 B.辛亥革命兴起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国民大革命兴起 2.《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而欲摆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此文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其作…

    2022年3月5日
  • 中考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考向一

    考向一  掌握“一五”计划主要建设成就及其分布   (1)主要建设成就 (2)分布   典例引领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成就,可分为①农业②轻工业③重工业④交通运输业等生产部门,如下图中直接显示出的经济建设信息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所给的一五计划成就可知,长春第一汽车制…

    2022年3月13日
  • 中考历史考点–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24日
  • 中考历史-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直通中考

    1.(2019年湖北荆州卷)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这不仅增强了我国的战略防御能力,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这项成就是 A.“两弹一星”的成功 B.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C.开创治疗疟疾新方法 D.杂交水稻培育技术 2.(2019年湖南株洲卷)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以表彰他 A.…

    2022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