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知识整合03

(三)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发源地: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伯海,水量丰沛。

(3)奴隶制文明:

出现 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这个文明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长期不为人所知
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外族入侵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强盛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政治: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经济: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衰落 后来,印度多次受到外来民族的侵扰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产生: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

最高等级 婆罗门 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 首陀罗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上述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3)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创立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发展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8日 下午4:18
下一篇 2022年3月18日 下午4:19

相关文章

  • 中考历史-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直通中考

    直通中考   1.(2019年江苏淮安卷)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南通大生纱厂、上海福新面粉公司等组史料。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中国近代 A.民主政治的进程 B.新式教育的出现 C.民族工业的发展 D.社会生活的变化 2.(2019年四川绵阳卷)采访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我们要研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进程,…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1日
  • 中考历史考点复习

    (一)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6日
  • 中考历史-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考向一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考向一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典例引领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下列属于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的是 A.废除行中书省 B.废除丞相制 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     【答案】D 【解析】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执行…

    2022年3月1日
  • 中考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考向三

    考向三  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 1.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非社会主义的经济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经济领域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成分、改造非社会主义的成分,把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随着对农业…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7日
  • 中考历史考点–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爆发 (1)原因(导火线)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②列强对中国代表提出的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爆发了! (2)爆发:191…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24日
  • 中考历史考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

    (二)明朝的对外关系   1.郑和下西洋 (1)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2)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3)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