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欧洲文明
(一)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希腊城邦
(1)地理范围: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2)地理环境:
①自然环境: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其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②影响:一方面,多山不便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影响了希腊的统一;而另一方面,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迈锡尼各国后来被攻占,迈锡尼文明中断,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
(4)希腊城邦:
①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
②含义: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
③突出特点:“小国寡民”。
④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公民 | 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
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也是公民权的必要保障 | |
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 |
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 | |
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 | 外邦人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 |
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
2.雅典的民主政治
(1)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
(2)民主政治
高峰 |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
内容 | 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 |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 |
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 |
局限性 | 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
3.亚历山大帝国
(1)兴起: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亚历山大东征:
①伊苏斯之战 |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3.5万大军,进攻波斯帝国。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亲率10万大军,在叙利亚的伊苏斯平原迎战。亚历山大出奇制胜,率军直捣大流士所在的中军。大流士惊慌失措,临阵脱逃,他的母亲、妻女都被亚历山大俘获 |
②继续南下 | 亚历山大继续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兵不血刃进入埃及 |
③灭亡波斯 |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从埃及转而进入两河流域,与波斯大军再度会战。他以五六万精锐之师取胜。一年后,波斯帝国灭亡 |
(3)结果: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4)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①消极: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②积极: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