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知识整合05

(二)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罗马城邦

(1)地理环境: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2)罗马城邦: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3)罗马共和国:

①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②统治:

元老院 由300名贵族组成,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
执政官 共两名,权力相等,主持日常政务
公民大会 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保民官 共两名,平民自己选出,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十二铜表法》 时间 公元前450年左右
名称

由来

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影响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③统一: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④扩张:

  • 随后,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 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 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

⑤衰落: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73年,角斗士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但是最终被血腥镇压下去。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2.罗马帝国

(1)背景:罗马共和国内战。

①公元前49年,曾经担任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元老院。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不久,凯撒被谋杀,内战又起。

②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2)建立: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3)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3.罗马帝国的衰亡

(1)原因:

内部因素 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外部因素 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大举侵入罗马帝国

(2)分裂: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3)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8日 下午4:19
下一篇 2022年3月18日 下午4:20

相关文章

  • 中考历史考点–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24日
  • 中考历史-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五)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设施的发展 (1)总体表现: 新中国成立前 我国交通条件很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 (2)具体表现 铁路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7日
  • 中考历史考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

    (一)明朝的统治   1.明朝的建立 (1)元朝末年,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3)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2.为了巩固统治,朱元璋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25日
  • 中考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二)

    (二)三大改造   1.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农民…

    2022年3月12日
  •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五)抗日战争的胜利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   1.全民族坚持抗战 (1)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于19…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7日
  •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四)敌后战场的抗战

    (四)敌后战场的抗战   1.平型关大捷 (1)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这是太原的重要门户。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将日军全部歼灭。 (2)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建立 开始时间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