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罗马城邦
(1)地理环境: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2)罗马城邦: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3)罗马共和国:
①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②统治:
元老院 | 由300名贵族组成,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 | |
执政官 | 共两名,权力相等,主持日常政务 | |
公民大会 | 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 |
保民官 | 共两名,平民自己选出,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 |
《十二铜表法》 | 时间 | 公元前450年左右 |
名称
由来 | 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 |
内容 | 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 |
影响 | 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
③统一: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④扩张:
- 随后,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 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 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
⑤衰落: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73年,角斗士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但是最终被血腥镇压下去。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2.罗马帝国
(1)背景:罗马共和国内战。
①公元前49年,曾经担任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元老院。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不久,凯撒被谋杀,内战又起。
②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2)建立: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3)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3.罗马帝国的衰亡
(1)原因:
内部因素 | 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 |
外部因素 | 375年,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大举侵入罗马帝国 |
(2)分裂: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3)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