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考向一

考向一  古代东西方奴隶制文明的差异

 

中考历史-古代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考向一

 

典例引领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西方文明产生较早,东方文明出现较晚

B.西方文明依托于海洋,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C.西方人传统保守,东方人冒险进取

D.西方文明以农耕为主,东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自然地理环境与文明出现的早晚没有关系,并且,西方文明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东方文明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东方文明出现较早,A项排除;不同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类型的文明,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以工商业为主,属于海洋文明,形成了西方人冒险进取的精神;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以农耕文明为主,属于农业文明,形成了东方人的保守传统的特点,B项符合题意,C、D错误。故选B。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8日 下午4:20
下一篇 2022年3月19日 下午2:40

相关文章

  • 中考历史考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

    (三)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科技名著 (1)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是宋应星。《天工开物》一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26日
  • 中考历史考点-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8)

    (八)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红楼梦》 (1)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2)《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2月28日
  • 中考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考点冲关01

    考点冲关1~8   1.如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最早实现的地点是在下图中的 2.“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__________________,长江大桥武汉架。”联系前后歌谣,横线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开国大典人民乐 B.抗美援朝得胜利 C.喷气飞机翔蓝天 D.农民翻身土改胜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

    2022年3月17日
  • 中考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1.九一八事变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第二天,日军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6日
  • 中考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二)

    (二)三大改造   1.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 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农民…

    2022年3月12日
  • 中考历史-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四)日常生活的变化

    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变化阶段 (1)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衣、食、住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022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