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考向四:声与能量

典例引领

(2019·江苏初二月考)小立同学不在“中国好声音”现场,通过收音机传来的声音就辨别出是导师李荣浩在唱歌,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去判断的,收音机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信息”或“能量”),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______(“音调”、“响度”或“音色”)。

 

【参考答案】音色  能量  响度

【详细解析】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不一样,通过收音机传来的声音就辨别出是导师李荣浩在唱歌,这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去判断的;收音机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音量太大是指声音的振幅大,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响度。

 

变式拓展

1.(2019·安徽省蚌埠龙湖中学初二月考)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小片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考物理-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考向四:声与能量

A.小明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该实验说明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

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答案】A

【解析】A.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小明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说明声音的振动引起纸杯振动,即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错误;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固体棉线传播的;故C错误;D.在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故做该实验不能成功,不能看到光点的晃动;故D错误。

 

2.(2019·大冶市第三中学初二月考)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面,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请列举该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______(举一例即可)。

中考物理-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考向四:声与能量

 

【答案】烛焰晃动  声音具有能量  超声波清洗眼镜

【解析】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生活中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原理。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1日 下午3:29
下一篇 2022年3月21日 下午3:32

相关文章

  • 中考物理-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考点闯关02

    考点闯关6~10   6.(2019·江苏初二月考)控制噪声污染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一项,我们用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________减弱噪声。   7.(2019·湖北初二月考)娄底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 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

    2022年3月21日
  •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考向四:测量平均速度

    考向四:测量平均速度   典例引领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____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

    2022年3月10日
  •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考点闯关01

    考点闯关1~8   1.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需要进行风洞实验。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不动,让风迎面高速吹向汽车,可以研究汽车高速行驶时的情况。若汽车里的司机感觉到汽车在运动,则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汽车 C.风 D.他自己 2.骑自行车的人自西向东运动,固定在路旁的摄像系统两次拍出的照片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以小轿车为…

    2022年3月10日
  • 中考物理-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体验中考

    11.(2019·四川乐山)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B.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12.(2019·四川南充)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

    2022年3月21日
  • 中考物理考点复习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 m,1 m=10 dm=100 cm=103 mm=106 μm=109 nm (3)单位换算的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2.长度…

    2022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