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考点闯关01

考点闯关1~5

 

1.(2019·大冶市第三中学初二月考)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回声定位来探测障碍物

B.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C.“真空不能传声”是仅通过推理获得的

D.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

 

2.(2019·扬州市梅岭中学初二月考)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楼梯口标语“轻声慢步靠右行”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3.(2019·南通市实验中学初二月考)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中说法错误的是

A.闹市口通常会竖立一个噪声监测仪来监测该处的噪声响度

B.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组编钟里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

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乐器种类,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4.(2019·宜兴市官林第二中学初二月考)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

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

B.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

C.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D.用手捂住耳朵

 

5.(2019·湖南初三期中)大象可以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声音”交流。关于这种“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声音”是超声波

B.这种“声音”人类听不到,因此没有响度

C.每头大象发出的这种“声音”的音色不同

D.这种“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参考答案

1.A【解析】A.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来探测车后的障碍物,故A符合题意。B.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 Hz,而不是因为响度太小,故B不符合题意;C.实验室很难创造真空环境,因此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故C不符合题意;D.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2.D【解析】A.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防止了声音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C.楼梯口标语“轻声慢步靠右行”, 防止了声音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故符合题意。

3.B【解析】A.闹市口通常会竖立一个噪声监测仪,噪声监测仪是用来监测该处的噪声响度的大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组编钟里不同的编钟,即编钟的振幅一定相同,所以响度相同;同一组编钟的每个钟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它们振动的频率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错误,符合题意;C.利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不同的物体振动时的音色是不同的,即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4.D【解析】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B.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C.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合题意;D.用手捂住耳朵,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5.C【解析】A.大象可以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声音”交流,这种声音是次声波,不符合题意;B.这种声音是次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类听不到,但是有振幅,有响度,不符合题意;C.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不同大象发出的这种“声音”的音色不相同,符合题意;D.这种“声音”是次声波,次声波传播需要介质,不符合题意。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1日 下午3:31
下一篇 2022年3月21日 下午3:34

相关文章

  •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考向四:测量平均速度

    考向四:测量平均速度   典例引领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____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

    2022年3月10日
  •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体验中考01

    体验中考17~24   17.(2019·广东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 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 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4 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 m/s D.3 s时甲在乙的前方 18.(2019·云南)如图所示,小敏和同学们正在水平环形跑道上进…

    2022年3月10日
  • 中考物理考点04: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1)

    一、噪声的控制 1.噪声的来源: (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2)环保角度:妨碍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说明: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乐音可能成为噪音,但在任何时候噪声永远是噪声,是不能成为乐音的。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声音的强弱:单位分贝,符号dB。 (2)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0 dB;为…

    2022年3月21日
  • 中考物理重点考向

    考向一  长度单位及估算 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2 mm的细颗粒物 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40 km/h 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约为4.5 s 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 dm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A.“PM2.5”指大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

    2022年1月26日
  • 中考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考向四:音调

    典例引领   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三种不同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A.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不同乐器、不同发生体的材料…

    2022年3月15日
  • 中考物理考点0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 m,1 m=10 dm=100 cm=103 mm=106 μm=109 nm (3)单位换算的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2.长度…

    2022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