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体验中考

11.(2019·四川乐山)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B.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12.(2019·四川南充)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B.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C.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3.(2019·辽宁营口)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能够分辨出钢琴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声的响度不同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放低些

C.超声波能够粉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D.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4.(2019·四川眉山)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 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 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 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中考物理-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体验中考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 m

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 m

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 m/s

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 m/s

 

15.(2019·江苏扬州)扬州大力推进 24 小时城市书房建设,书房内禁止大声喧哗,“大”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大,这是在___________处控制噪声;书房内还配置了自助式消毒机,这是利用___________(红外线/紫外线)消毒灭菌的。

 

 

参考答案

11.C【解析】用力鼓掌与轻轻拍掌振动的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故A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即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故B错误;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但不能防止噪声产生,故D错误。

12.D【解析】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故A错误;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故B错误;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人们利用超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故C错误;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13.C【解析】A.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故B错误;C.声即可以传递能量又可以传递信息,超声波能够粉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C正确;D.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D错误。

14.D【解析】A.根据题意知道,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在0.25 s时与汽车相遇,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在0.2 s时与汽车相遇,所以s1=vt1=340 m/s×0.25 s=85 m,s1=vt2=340 m/s×0.2 s=68 m,故A错误;B.超声波第一次与汽车相遇时,汽车距测速仪85 m;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与汽车相遇时,汽车距测速仪68 m,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是:s=85 m–68 m=17 m,故B错误;CD.根据题意知道,测速仪每隔0.9 s发一次超声波,第一次发出的超声经0.25 s与汽车相遇,说明汽车与第一次的超声波相遇时,再等0.65 s,测速仪发出第二次超声波。第二次超声波发出后,经0.2 s与汽车相遇。所以汽车与第一次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所用的时间是:t=0.65 s+0.2 s=0.85 s,所以,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中考物理-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体验中考故C错误,D正确。

15.(1)响度  (2)声源  (3)紫外线

【解析】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禁止大声喧哗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音;紫外线具有杀菌和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功能,红外线多用于遥控器传递信息。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1日 下午3:34
下一篇 2022年3月21日 下午3:43

相关文章

  • 中考物理考点0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2)

    考点解读   二、声音的三要素 1.声音的三要素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2.音调 (1)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越快,音调就越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得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

    中考物理考点复习 2022年3月15日
  • 中考物理-噪声的控制及声的利用-考向三:声与信息

    典例引领 (2019·曲靖一中卓立学校中考模拟)宋词《解语花·上元》中描写元宵节“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香飘麝”,其中“箫鼓喧”中的鼓声是由于鼓面_________产生的;人们踩着鼓点载歌载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   【参考答案】振动  信息 【详细解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箫鼓喧”的鼓声是由于箫鼓的鼓面振动产生的;有…

    中考物理考点复习 2022年3月21日
  • 中考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考点闯关03

    考点闯关19~27   19.小红观察到乐手在演奏提琴、吉它、二胡等弦乐器时,这些乐器的弦在振动。并且,弦张得越紧,发声的音调越高。小红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她应…

    2022年3月16日
  • 中考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考向二:声音的传播

    典例引领   最近,羊村的小羊们以“声现象”为主题展开了一次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能在冰中传播 B.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都可以听到 C.声速不受介质种类的影响 D.声速不受介质温度的影响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冰是固体,声音可以在冰中传播。故A正确;B.物体振动能够发声,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介…

    中考物理考点复习 2022年3月15日
  •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考向三:运动图像分析

    考向三:运动图像分析   典例引领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据图像可以判断 A.2 s~5 s内,小车做匀速运动 B.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 C.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 D…

    2022年3月9日
  • 中考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考向三:声速

    典例引领   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 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 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 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 m/s且…

    2022年3月15日